現在的小孩不似從前,頭型都好看多了


我的兩個小孩雖然沒有刻意去顧頭型,但至少都不像我們這一代的人一樣有個扁頭。


有圓頭的好處就是,戴帽子會比較好看。


 


 




之前練習棒針時有幫波弟打了一頂帽子,


技術拙劣,針目歪斜,毛線也是非常便宜、很快就會起毛球的那種


但是棒針毛線帽的好處就是,省線、有彈性、體積小,


所以入冬時,我媽蠻常讓他戴著那頂帽子出門,尤其再戴上安全帽又更保暖,重點是他也戴得住。


遠遠看,倒是挺有型的,只是近看那拙劣不堪的針目,心中難免有愧,又興起再幫他打一頂的念頭。




這頂有一點麻花的藍色帽子就是打給他的


可惜又打太大了,其實大人來戴也是可以的


技術仍然不好,針目也不是很齊整,但比起上一頂,總算小有進步


而且我錯估一件事,就是做了麻花之後會增加它的厚度,戴了以後就不便再戴上安全帽了





真的有點大喔,但也不至於中看不中用啦,


往好處想,或許大一點就可以戴了,希望到時候不會覺得這個顏色很土才好


(只是若又嫌自己「彼時技術差」,是否表示自己又進步了呢?)


 



 


過年時,姐弟倆有戴著媽媽織的帽子一起去動物園玩


雖然媽媽手藝不佳,技術停滯不前,但看著他們戴著我做的東西,還是挺有成就感的。


 



姐姐來戴也蠻好看的吧!


 


 


 



 


Jessica Pan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條圍巾是加入臉書團織活動所做的,起迄時間、打多久時間全不可考,但至少是有兩個月


打完應該要定型,或是清洗或整燙,然我全不知道該怎麼做,所以還是厚著臉皮拍照交件。




看得出有葉子的樣子嗎…?





請我專屬的模特兒來示範,它就是一個可以圍成兩圈的圍脖


原設計織圖是做成長長的圍巾,兩端再做上流蘇,其實也很美


可是我真的覺得脖圍更適合我的個性


因為我生性粗魯,容易忘東忘西,


好好一條圍巾圍在脖子上,掉到了地上、踩黑了可能也不曉得


更有可能的是,例如起身挾菜時,它就垂下來沾到湯之類的(這確實很有可能!!)


所以也學很多人一樣,乾脆把兩端縫合在一起成一個圈,算是量身訂做。


 



 


它還可以這樣,可是波妞圍這樣,後面其實是空的


她圍好之後還覺得很開心,自我感覺良好,跑去給她爸爸討誇獎


她那有一點平平的瀏海是我剪的,也是她洗澡時主動提醒我要該修剪的


我剪她頭髮幾次,算有經驗了,兩三刀就可解決,很呆我知道


說句厚臉皮的話,真的覺得人長得可愛怎麼惡搞都沒關係,青春無敵啊…


 


【作品訊息】


臉書團織活動:春日葉子圍巾


編織時間:約102年2月至3月初


線材:桔梗,粉紅色,約三捲


工具:7號輪針


 



 


Jessica Pan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好伯爺】


睡前都會讓波弟聽個故事,用音響放的有聲故事


有天問他今晚要聽什麼?他笑笑地說,他想要聽「好伯爺」


我問那是什麼歌啊?他就唱「好伯爺,阿伯爺」


我還是不曉得那是什麼歌,問到底是什麼歌?兩歲三個月大的他,想是沒辦法給我一個答案。


 


周末波妞回來,我問她知道「好伯爺」是什麼歌嗎?


以為他們年紀相近,或許可以知道這個詞是從哪首歌裡面「斷章取義」而來的,可是她也不知道。


 


當晚的中古大戰,比賽情況慘不忍睹,我讓兩個小孩在客廳玩黏土,我跑去房間東摸摸西摸摸


兩個小孩很沉默地玩黏土,突然是波妞突然唱了「好伯爺,好伯爺,好伯爺啊好伯爺」


反而是波弟(學著我的口氣)問他姐:這到底是什麼歌啊??


沒想到波妞竟然很理所當然地說:「啊就是好伯爺啊!!」


 


所以…這到底是什麼歌?


好想知道啊!!!!!


 


【二】


波弟非常喜歡大象,他也自稱是大象。


略大一點,我開始可以和他對話,我問他:「你是什麼動物?」


他說:「我是大象!」


我:「你是豬豬吧!」


他(模倣我的口氣):「我是大象吧!」


後來他有問我,馬麻是什麼動物?我說,我是「人」啊


不久我隨即考他:「馬麻是什麼動物?」


他回:「馬麻是人」


再補一句:「我是大象」


(那你是誰生的?)


 


【三】


因為有上次的對話,這次我又問他:你是什麼動物?


他沉思了一下,說:「我是豬」


 


心突然揪了一下,感覺應該要好好教這個孩子


雖然我原意也是和他開玩笑,說他是豬也不是一般人所理解的那個意思


但聽他自己說「我是豬」時,竟然有一點小小的不捨,真是矛盾呀。


 


 


 


 


 


 


Jessica Pan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最近有又看到有知名部落格寫道,自從有了臉書之後就極少好好認真寫部落格文


這種事情應該發生在許多人身上,起碼我這個部落格有幾個朋友就是這樣(指)。


 


其實寫部落格文的意義是重於臉書許多的


臉書的資訊很即時化,但它消失的速度也快


它有時候不是經過沉澱所得來的,它甚至字多一點都讓人不想多留意


反觀部落格,它是一份可留存很久的紀錄,可以做有系統的分類及整理,


除非刻意隱藏,否則它就像是一本書放在那裡任人翻閱。


還是部落格好(擁抱)。


 


我很少會去回顧自己以前寫過的文章,但有一、兩次找一個紀錄過的片段、或是一個格友的回應


每每再回顧自己所寫的東西,總是為自己帶來驚嚇


不禁想,為什麼自己從文章裡面要傳達自己「極不正經」的那一面,意圖如此強烈呢…??


但無論如何,它還是穩穩當當地紀錄了我那一時期的個性以及悠哉悠哉的日子(遠目)


現在沒了那樣的日子,倒還是要再抓緊著紀錄,以後再拿來嚇自己吧。


 




這次做的是臉書的聖誕帽團織活動,因為時日已久,所以無從回憶動工時間


不過這頂帽子織得很快,紅色和白色的搭配果然搶眼


一做好就很有聖誕味!



波弟手上所拿的是一本名為「小本本」的過期筆記本,保險公司送的


有一陣子他會拿著,纏著要我畫畫,每次都是畫大象和斑馬


後來還有畫獅子、貓咪、狗狗、蛇、長頸鹿、小雞、小鴨、孔雀


我並不是很會畫畫的人,畫來畫去都是那些,重覆再多次他也不嫌煩


後來也會在旁邊畫幾顆大象愛吃的蘋果,或是蛇愛吃的蛋,讓他數看看有幾顆


有時候他會一直纏著要畫,我難免覺得有點煩


不過我媽說,波弟白天在家裡時,會主動去翻閱那本筆記本,


自己在那裡說「馬麻畫得好漂亮喔!好像喔!」,倒讓我生起慚愧之心了。


 


 




帽子織得太大了,後來發現問題很大,完全是緣自於自己技術生澀,所知甚少


即是:用織過的毛線,拆掉再來織別的東西,線會變細,也會變鬆變扁


我從這頂帽子上得到了驗證,也並得知,自己的手勁真的很鬆


以致於它變得非常的大,即便是有顆大頭的大人來戴都嫌大。


 


就是那麼大↓


 


 


 


再來是用之前做給友人圍脖剩下的線,幫女兒波妞做一個更簡易的圍脖


女兒的身體底子不如兒子那麼粗勇,恐怕是像我小時候,也可能就是比較寒性的體質


所以長輩無不叮嚀再三,說是要保暖比較不會生病云云。




原本我也不太相信什麼保暖就一定好的說法


尤其一天到晚有類似「德國/美國/日本媽媽是這樣教養小孩」之類的文章出現


關於讓小孩穿單衣在雪地裡適應以鍛鍊體魄…等文章,目不暇給


曾幾何時讓我挺信服這樣才是對小孩好的


但後來我真的發現,把身體弄暖和一點,好像比較適合我們這樣的體質


也就沒什麼好質疑,專心保暖就是了。


 




 


拿來用也不肯正正經經地用,喜歡拿來當髮帶、當帽子,這也算是圍脖這種東西的好處吧!!


 




針眼還是不齊啊,棒針技術仍有待加強。




以上兩件紅色小物都是在2012年底所做,因為不甚滿意,才拖到現在放上來紀錄。


 


冬天又快過了,織毛線的感覺就不是那麼應景,也容易引人側目


尤其我都是在火車上、某公開場合時織的


回顧我去年,還是沒一個好作品可以拿來說嘴,實在有點失敗


最近又迷上看甄嬛傳,把自己搞得一天都只睡五、六個小時,有點糟


不過快要完結篇了,快要解脫了,


除了抓緊時間來寫部落格


也要抓緊這最後有點冷的時間,再來做點什麼吧!!!


 


 


 


 


 



 


Jessica Pan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姐姐


弟弟兩歲生日快要到了,我問波妞說,「妳要買什麼送給弟弟當生日禮物呢?」


(這麼問當然很怪,因為她可能還沒有什麼花錢的概念)


她先是問說為什麼要送弟弟禮物?我向她解釋說,妳生日的時候我也有送妳禮物啊


沒想到她竟然不假思索,淡然回答說:


「那就從玩具箱隨便找個禮物給他就好了啊!!!」


 


聽到這種話,真是好氣又好笑


氣她這麼不把弟弟的事情放在心上,這麼隨便,


可是又覺得很好笑,說不上來笑點在哪裡就是了。


 


 


◎弟弟


我常常覺得12月23日生的弟弟,真的很「魔羯」


頑固,吃軟不吃硬,容易習慣一件事(物)後就不願意輕易改變,也缺乏改變的勇氣。(也有優點啦)


光是理髮這件事情,就有小小地煎熬了為娘的我一下。


 


他生來就是毛髮茂密之人,出生不到幾個月,就有一頭像是戴了假髮的大澎頭


到了四個多月給他剃髮後,直到現在快要兩歲了,一共也只理了三次髮


那三次分別為幾個月時的剃光、一歲初的剪短,一歲中的剃光


剃光容易,所以利用夏天去剃,他再怕,也是刷刷刷幾下的事情而已


但最近這一次的剪髮卻是非常困難。


 


我媽帶他去美容院,聽說才得知要剪髮的那一剎那就大哭不止,要圍起剪髮巾時又哭得更大聲


據說那隻剪刀還沒接近,他已經哭得如喪考妣(這樣比喻不知道對不對)


美容院的老板娘於心不忍,只好退件,我媽只好悻悻然把他帶回家


老板娘建議我們可以在他熟睡時偷剪,我光是想像那個樣子(小心翼翼、掉了滿床單的髮)就覺得超麻煩的。


 


一開始有點妥協說,好吧,不剪就不剪,留長說不定別有一番風情,而且又保暖


可是看久了,還是覺得難過,因為我們不會整理,所以顯得凌亂


永遠都像是剛起床的樣子,實在很沒精神,有圖可為證:



 


後來我就想,還是得要剪,只是也要想點什麼方式,不要硬著來,免得讓他將來更討厭理髮這件事。


 


往後的日子裡,我時不時就會問他說,帶你去剪髮好嗎?


但他總是毅然決然地回我「不要!」,大概是接受了這樣的拒絕高達有十次以上


有次我小姑竟然說,她覺得這並不是那麼困難的事情,改天波弟有回婆家,她就要帶去剪。


本來我是想,好啊,就讓妳去煩好了,我也樂得省事!


可是昨晚不曉得為什麼,可能基於一份為人母的責任感(說得真好聽啊),可能是真的看不下企了


我向他祭出最後的優惠方案:帶糖果、喝多多、玩哀佩,剪完還可以去買玩具


他起先還說不要,但似有猶豫,我連問了幾次,他有一半機會回答要,一半機會回答不要(煩不煩啊)


後來我準備上述三件「法寶」,還是帶著他出門去一家家庭美髮店,心底還做好出糗、被退件的思想準備


老板娘似挺有經驗的,洗頭小妹也挺可愛,我先餵了波弟糖果之後,洗頭小妹還會把那包糖果拿起來晃動


目的就是要分散波弟的注意力,以免頭部動來動去,這一招似有效果,但仍見波弟不安地動來動去


我邊抱著他,邊要講些安撫的話,然後趁老板娘去取電剪的時候,再把養樂多插上吸管讓他喝幾口


老板娘也配合演出,說要喝兩口再繼續之類的話,讓這一切得以延續,以免這小子過河拆橋。


 


後來這件事情圓滿落幕,沒有人哭,也沒有人出糗


我為了踐行一個守信用重然諾的母親,也真的帶他去買了一個大象玩偶


(只是又買了兩件套頭上衣和兩件內褲,都是給波妞的)


總而言之,這個過程雖然勞民傷財,但總算圓滿落幕,好像比想像中還簡單


有時候還不禁覺得,小孩子的確就是要用好處賄賂哄騙才行啊…


 


 


 


Jessica Pan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好喜歡看一些厲害的人的部落格,這一位網友所做的整理很不錯,有機會就可以來瀏覽一番。


 


 


 


 


 


R網,大家都知道的


http://www.ravelry.com/patterns/search#availability=ravelry%2Bfree&sort=created


 


這個也是滿多織友知道的網站,


我超愛這網站,加入會員,常常可以收到許多教學的連結,好像是英國的編織TV


http://www.knittingdaily.com/content/Free-eBooks.aspx


http://www.knittingdaily.com/


 


這是歐美編織書籍的網站,有些圖是免費的;左上方有年份都能去看看


http://artqualia.com/patterns.html


 


 


這個網頁,我也不知道怎麼說;從頭到腳的織圖都有,寵物、桌布等等的也都有


都百年不朽的花樣,喜歡玩編織創作的可以看看


http://freevintagecrochet.com/hats.html


 


 


 


這也是歐美的雜誌免費下載區


http://tahkistacycharles.com/t/pattern_list?format=free


 


這一個也是歐美雜誌


http://www.garnstudio.com/lang/us/kategori_oversikt.php


 


http://wendyknits.net/finished-work-free-patterns-tips/sub-page/


 


 


這個網頁,有很多東西能看,織圖都是文字敘述,不過滿詳細的


http://www.abc-knitting-patterns.com/category-knit-shawl-1.html


 


 


 


 


 


再來補充~~~((感謝織友提醒)


 


還有這一個,在R網上有時候能看到作品,R網上沒有PDF檔下載的時候


常常能在這網站上找到,裡面也有很多技巧教學,不過就真的比較沒有檔案給你下載就是了


http://www.knitty.com/ISSUEff12/index.php 


 


歐美雜誌


http://www.fabulousyarn.com/pattern_ay_onebook.shtml


 


歐美雜誌,這要加入會員


http://www.elann.com/Commerce.web/default.aspx


 


歐美時尚編織雜誌,免費下載的地方


http://www.vogueknitting.com/free_patterns.aspx 


 


這也是歐美免費下載的網頁,之前網友提供的


http://www.knittingpatterncentral.com/directory.php


 


 


 


這應該是外國的部落格,分享她很多織品的作法


http://petitepurls.com/ 


 


這是俄羅斯的


http://www.liveinternet.ru/tags/%E2%FF%E7%E0%ED%E8%E5/


 


這個也是俄羅斯的,不過它裡面很多東西都可以看到東方人(引用對岸織女的作品)


Anna桌布披肩就是從這裡出來的


http://www.liveinternet.ru/users/luckyanova/rubric/2818642/


 


 


 


日本的編織圖


http://www.felissimo.co.jp/


http://www.rakuten.ne.jp/gold/gosyo/new/amigurumi_tawashi.htm


http://www.rakuten.ne.jp/gold/gosyo/new/motif.htm


http://www.clover.co.jp/hand/hand99a.htm


 


歐美網站,許多知名披肩的織法這裡都看的到,不過~~有很多也都是文字敘述


http://www.heartstringsfiberarts.com/


 


 


這也是歐美的部落格,不過可以挖寶;右邊有顯示PDF就是能下載的檔案


http://www.eunnyjang.com/knit/


 


這好像也是編織部落格,應該是德文的


http://www.ullaneule.net/0112/index.html


 


 


新增-


歐美,需輸入MAIL索取織圖


http://www.berroco.com/ng3/ng3_photoview_pv.html


 


 


 


 


免費織圖下載的地方很多,也很多織友都會分享知道的免費織圖網站


能欣賞的地方更多,倘若想找自己喜歡的樣式,可以Google然後看圖


想織什麼就去找一找,常常可以挖到寶呢!!


但是也要小心有病毒的假網站


 


 


 


有空就整理些上來分享分享


當然,等閒時再補充啦!!


 


 


歡迎拿回家去參考,但是也請您搬回格子去的時候貼一下引用的出處


這是種禮貌唷!!,


我相信很多朋友們也都不喜歡自己的東西被人複製貼上,然後說是自己的,那種感覺不很酥湖,對吧~~


 


 


另外~~~~~~~~~~~~~~~~~我的語言能力也是很差的


很多種語言的網站,想看翻譯文,請到YAHOO的免費翻譯的網頁那裡,把原文網址複製過去看


翻譯完文法會怪怪的,但是至少比較看的懂~~~~~~~~~~~~~~~~~~


 


其實我這有的外國網站資料滿多的,都是在初學搜尋的參考資料


當然......也不小心弄掛過電腦


不過我家有工程師,電腦掛了~~~~就大叫


((((((((((老公~~~電腦又掛了


隔天就會又像新的一樣了


Jessica Pan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重拾編織興趣,做出幾件小東西後,總是迫不及待放到臉書的相簿上面去


有天一個「網友」突然發了訊息給我,


說是我做的脖圍,她之前也有一個類似的,但不見了,再要一個,不知道能不能代製?


聽到這個訊息,當下即是說好,即便我老是嚷嚷著說,自己沒時間沒時間。


 




 


因為對方指定要大紅色的,我花了一點時間去毛線店找,後來被我找到這個毛線


畢竟所謂的大紅究竟要紅到什麼地步,各人主觀看法不同,我只好憑自己的想法決定


我的想法是,這個大紅就要像將過年的春聯紙一樣那麼紅,多看兩眼都要覺得眼痛的那種(?)


 


比較煩的是織圖。


因為難的我不行,簡單的又看不上眼


後來這個圍脖在答應製作、買完毛線,其實還擱置了好一段時間沒去動它


猶豫中起了很多次針,後來又沮喪地拆掉(我真的很討厭起針)


總之對於它的呈現方式總覺得不對勁,想是經驗太不足所致,又再度擱置幾天


最後是在一本台灣人自製的圍脖書上面找到合適的。


 


其實我向來覺得:怎麼台灣人有好技術,可是編織書就做得不怎麼樣?這一點覺得挺遺憾


拍的照片感覺過時,模特兒雖然好看,但整個就是呈現一種很樣版的平面照


像是二十年前、或更久前的雜誌封面,新出版的書說是二十年前出的也不奇怪。


而日本編織書就不同了,很簡單的東西總是能以不同的風情呈現出來,就讓人想買


會不會包裝,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啊


 


不過這是題外話,總之有找到不錯的織圖,總算是解決了一件小苦惱的事情


這證明我們看織圖的同時還需要擁有聯想力,


聯想用不同質材、不同顏色的線材呈現出來的感覺是不是會更好呢?


 





後來總算是織出來了,惟慚愧的是,仍有許多敗筆,諸如:


一、接線的地方預留的線太短了,以至於根本藏不住,所以外翻的時候那個線頭會跑出來。


二、針目不夠齊整。


三、沒有以單羅紋的方式起針或收針(是說也是後來才學會單羅紋起針,收針還不會),據說這種方式會更有彈性。


 


惟它也是有它的優點如下:


一、它真的很紅,我懷疑如果載著它走在路上,遠遠地,你會先看到它而不是看到人。


二、其實挺保暖,也不刺癢。


 


另外,目前也利用剩餘的線織一個小版、沒有花樣的,打算送給我女兒


(那個花樣有點煩啊,自己人隨便啦!!!)


 


【簡易的編織紀錄小檔案】


一、使用工具:Addi不銹鋼輪針/美式8號40公分,起100針


二、線材:Q Yarn 手鉤紗一又五分之一捲(很實惠)


三、日期:101年11月中至月底(但每次不到二十分)


 


 


 


Jessica Pan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看起來已經很大的波弟,去公園常常遇到比他大很多的小朋友跟他講話,對方到後面都有一點「怎麼我講什麼你好像都聽不懂」的感覺)



 


一歲十一個月的波弟,非常喜歡大象


後來又喜歡了斑馬,有時候還有長頸鹿


他最喜歡跟我的對話是,斑馬的英文是什麼呢?大象的英文是什麼呢?那猴子呢?


然後換個方式,說zebra是什麼呢? elephant是什麼呢? monkey是什麼呢? lion是什麼呢?


然後,這群「人」就常常出現在他的生活中,簡直密不可分。


 


有時候他是頑劣的,刷牙不肯刷,洗頭髮不肯好好洗,晚上不好好喝奶


我先是用「大象」這首歌編了一個


「大象  大象  你最喜歡喝什麼飲料    


  媽媽說  睡覺前  要 喝  奶」


他覺得很好玩,甫唱完,他就會問「斑馬捏?」「猴子捏?」「大象捏?」「貓咪捏」


然後我就要一直唱同樣的歌,只是把主角換個名字。


 


後來覺得利用同儕的力量(?)來影響他挺有效的


所以當他不肯好好刷牙時,就曉以「斑馬最喜歡刷牙了」


不肯好好洗頭時,便告訴他「獅子最喜歡洗頭髮了」


玩到不想洗澡時,再跟他說「大象最喜歡洗澡了」


(一整天下來,我個人都宛如身在叢林般)


即便是要睡了,都要跟他說:大象都在睡了,斑馬也在睡了,獅子也在睡了,長頸鹿也在睡了…


 


 


或許這樣的對話讓他覺得很有趣


我們不僅互問動物的英文是什麼,他還會問我說大象最喜歡吃什麼等等


直到那天他在洗澡時又問了,仿彿在考我國中課文作者,某某某是哪朝人,號什麼,字什麼


他問「大象喜歡吃什麼?最喜歡什麼?」


我答「大象最喜歡吃蘋果,最喜歡洗澡,也喜歡喝奶」


他問「斑馬咧?」


我答「斑馬最喜歡吃草,最喜歡刷牙,也喜歡睡覺和喝奶」


然後他就類似點名般,問了狗狗、貓咪、長頸鹿、熊熊、獅子、猴子


好似這些「人」的生活他都關心


有時候我被問得心虛了,確實想過,我要來做一個類似個人檔案的東西(或像簽國中畢業紀念冊一樣)


羅列出每個主角的個人檔案,最喜歡吃什麼,喜歡什麼活動,


平日加以背誦,以免改天被問得漏餡了,會很糗的。


 


 


 


Jessica Pan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凱利是我認識二十年的朋友了(真恐怖)


是一個極為怕冷的人


所以她熱天極少吹冷氣,隨身攜帶保溫杯和外套


保溫杯裡面裝的當然是熱茶,沒味了也一直在回沖,所以重點是喝熱的,而不是喝茶


 


 


 




 


我發現有些人會喜歡手工做的東西,有些人則難以接受


朋友凱莉則是屬於「喜歡人家手作作品」的人


或許她比較細心、重感情,對於物品可以感受到背後的感情,欣賞出獨特的手感


我則相反,我是愛作,但接受別人做的就算了吧,因為我的眼光比較小眾


 




 


基於上述原因,我就在她九月中生日前,幫她做了這條圍巾


小小的,但也花了不少時間


覺得還是棒針才能做出那種「像是用買的」的質感


所以 即便棒針很弱,還是硬著頭皮去買了材料包來做


想的是:或許可以做出如人家老師一樣的質感。


 


這次做出來的成果,有以下缺失


一、針眼不齊整。


二、手法太鬆了嗎?少了原織圖數十段,差別真的很大。


事實證明,我要努力的還很多很多


而且糟的是,她收到以後,似乎在驚訝之餘有一點遺憾(因為我沒跟她說有準備生日禮物)


這才突然想到,這麼怕冷的人,應該是要那種很厚很長的才夠啊


所以送禮真是學問,套句廣告詞「送禮要送到心坎裡」,實在不容易。


 


等我變厲害一點再補她一條吧!!!


 


【編織資料】


一、線材:小吉舖 魔術羊毛【鸚鵡】一捲(100g)


二、織圖:Rita老師(向小吉舖購買材料包)


三、針號:6號輪針


四、時間:8月中?~9月中(過了人家生日兩天)


 



 


Jessica Pan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線材:小吉舖 皮馬棉 一絞不到


日期:2012.10  約三到五天


 


時間不多,又想要做點什麼,這種小東西最適合了。


 




 


路人提問:是說…做大東西也可以積少成多啊,妳是技術不足吧。


回:技術不足是其次(汗),做大東西很容易做到一半就覺得很無聊,看久生厭。


路人提問:那叫沒技術和沒耐性囉?


回:是…(掩面)。


 


 




 


是不是覺得蠻優雅的呢?


實情卻是,我一戴上去之後,我兒子就會去扯它


一臉「妳幹嘛戴這個」


然後我就閃躲,卻又搞得狼狽不堪


於是就默默取下來,放回原來的地方了。


 



 


Jessica Pan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使用chrome來瀏覽網頁已經好久了,它的速度比ie快多了


但不方便的是,它不適用於奇摩部落格的html文字編緝方式,字都會黏在一起。


今天搞了好久,才下載了一個「IE Tab」的軟體,號稱是可以在chrome裡看ie得以執行的網頁


現在就趁機會來更新一下部落格吧!


 


不過…事實證明不是很好用


好比上傳照片,就弄了好久


在上班時間弄這些閒事,心中已有愧,遇到困難沒辦法把它克服


剛剛再看了一下,上傳四、五次的照片,只成了這張


也罷,就這樣好了。


 


 


 




 


波妞戴的是大人的圍脖,我做來自己用的


沒有彈性,所以裝飾功能比較強


下次要來做一個可以剛剛好窟住脖子的才能保暖呀。


 



 


送給同事的另一條


它被叫圍脖好像不是很適當


總之也是裝飾功能大過實用功能的


我喜歡它段染的跑色


 


 


啊,好想要有很多時間來挑戰難一點的東西喔。


 


 


 



 


Jessica Pan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 Sep 19 Wed 2012 15:45
  • 不準


(又到剝柚子、讓手上充滿柚油的時期了)



 


 


早上上班,從家裡看了時間,是8點15分


搭了電梯,經過樓下大門,習慣性看一下吊在牆上的鐘,也是8點15分


去騎機車,眼睛餘光又瞥到對面早餐店牆上的時間,是8點10分。


 


騎車騎了三、四公里,某個藥局店外有跑馬燈,上面顯示8點28分


再騎約三公里,到了公司,打了卡,上面顯示8點31分。


 


我也不是很清楚到底哪一個時間才是對的


只模模糊糊地想,公司的應該是慢了,我家裡的應該是快了;


樓下大廳的時鐘應該是比較標準、但也會漸漸變快(長期觀察結果)


而早餐店的時鐘為何會慢這麼多(雖然它也有可能是準的),很可能是因為不希望顧客吃得太緊張?


 


所以你說我是一個很有時間觀念的人嗎?


並不是,卻也不見得是遲到大王


只是有時候不免想,說到要遵守時間,是要遵守你家的時間那個時間,還是我家的?


 


發現很多家庭都有一個不準的鐘,包括我家,


我家那個是要搬進去住之前,婆婆說剛搬新家要買的東西很多,能省即省


於是拿出這個紅色塑膠製疑似百貨公司來店禮(還不是滿額禮)的時鐘


它沒有不好,只是每隔一陣子要調一下,因為它很像在趕時間,腳步快了些


有時候看電視新聞下角的時間顯示,才發現時鐘快了十分鐘


而那個把時鐘調回正確(?)時間的人,也一定要告知另一個人


免得因為太依賴那個時間,而遲到了就不好了。


 


 


我家還有一個不準的磅秤,但我最喜歡吾友HP家的,因為它讓我一下子瘦三公斤


只是當我告訴HP這件事情時,她臉色似乎有異


看來有些人對於自己家某個家庭用品是否有達到它的功能,要求是甚低的


又或許那個家庭用品對於那個人而言,並不僅僅提供秤重或報時的功能


或許它的功能就是「存在」,好比家裡怎麼可以沒有時鐘?家裡怎麼可以沒有磅秤?


但至於它的準確性,就大抵不要太離譜了就好了(雖然我罪惡的想,HP家的hp家的磅秤是離譜了)


好比你可能非常要求小孩的功課,認為寫好字比什麼都還重要


一個捺,一個撇不好,就拿橡皮擦硬是擦掉重來


可是時間不準、磅秤不準,似乎並不是很值得探究的事情。


 


Jessica Pan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引用文章:下次可以來試試看,感覺可以幫作品增加華麗感耶)


 


 


最近看到有些格友編織披肩、圍巾,添加一些小珠珠


整件織物因珠珠,看起來華麗些,增色不少!


圍起來也不會有任何不適的感覺



以前,我都是到郵局去拿寄包裹用的標籤,上面掛著超細的鐵絲


可惜現在已經沒有了



拿細鐵絲折起來,穿過要織珠珠的那一針的中心



把珠珠穿進來,拉進線中



把鐵絲拿走,穿珠的那一針掛回原棒針上



打一下針 



OK! 完成!



 


也有用鉤針鉤較方便,珠珠的洞孔必須比鉤針大 



 



 



 


http://www.youtube.com/watch?v=t77pmmqCmr4&feature=related


 


 


Jessica Pan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從網路找了父後七日的原著來看,發現裡面有些情節和我真實遇到的近乎雷同。


最愛她寫的最後一段,我也覺得早該化為塵煙的事了,怎麼有時候還覺得它壓在心底,沉沉的呢?



 

 

 

 

父後七日 / 劉梓潔

 

今嘛你的身軀攏總好了,無傷無痕,無病無煞,親像少年時欲去打拚。

葬儀社的土公仔虔敬地,對你深深地鞠了一個躬。

這是第一日。

我們到的時候,那些插到你身體的管子和儀器已經都拔掉了。僅留你左邊鼻孔拉出的一條管子,與一隻虛妄的兩公升保特瓶連結,名義上說,留著一口氣,回到家裡了。

那是你以前最愛講的一個冷笑話,不是嗎?

聽到救護車的鳴笛,要分辨一下啊,有一種是有醫有醫,那就要趕快讓路;如果是無醫無醫,那就不用讓了。一干親戚朋友被你逗得哈哈大笑的時候,往往只有我敢挑戰你:如果是無醫,幹嘛還要坐救護車?

要送回家啊!

你說。

所以,我們與你一起坐上救護車,回家。

名義上說,子女有送你最後一程了。

上車後,救護車司機平板的聲音問:小姐你家是拜佛祖還是信耶穌的?我會意不過來,司機更直白一點:你家有沒有拿香拜拜啦?我僵硬點頭。司機倏地把一張卡帶翻面推進音響,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那另一面是什麼?難道哈利路亞哈利路亞哈利路亞哈利路亞?我知道我人生最最荒謬的一趟旅程已經啟動。

(無醫無醫

我忍不住,好想把我看到的告訴你。男護士正規律地一張一縮壓著保特瓶,你的偽呼吸。相對於前面六天你受的各種複雜又專業的治療,這一最後步驟的名稱,可能顯得平易近人許多。

這叫做,最後一口氣。

到家。荒謬之旅的導遊旗子交棒給葬儀社、土公仔、道士,以及左鄰右舍。(有人斥責,怎不趕快說,爸我們到家了。我們說,爸我們到家了。)

男護士取出工具,抬手看錶,來!大家對一下時喔,17點35分好不好?

好不好?我們能說什麼?

好。我們說好。我們竟然說好。

虛無到底了,我以為最後一口氣只是用透氣膠帶黏個樣子。沒想到拉出好長好長的管子,還得畫破身體抽出來,男護士對你說,大哥忍一下喔,幫你縫一下。最後一道傷口,在左邊喉頭下方。

(無傷無痕。)

我無畏地注視那條管子,它的末端曾經直通你的肺。我看見它,纏滿濃黃濁綠的痰。

(無病無煞。)

跪落!葬儀社的土公仔說。

我們跪落,所以我能清楚地看到你了。你穿西裝打領帶戴白手套與官帽。(其實好帥,稍晚蹲在你腳邊燒腳尾錢時我忍不住跟我妹說。)

腳尾錢,入殮之前不能斷,我們試驗了各種排列方式,有了心得,折成L形,搭成橋狀,最能延燒。我們也很有效率地訂出守夜三班制,我妹,十二點到兩點,我哥兩點到四點。我,四點到天亮。

鄉紳耆老組成的擇日小組,說:第三日入殮,第七日火化。

半夜,葬儀社部隊送來冰庫,壓縮機隆隆作響,跳電好幾次。每跳一次我心臟就緊一次。

半夜,前來弔唁的親友紛紛離去。你的菸友,阿彬叔叔,點了一根菸,插在你照片前面的香爐裡,然後自己點了一根菸,默默抽完。兩管幽微的紅光,在檀香裊裊中明滅。好久沒跟你爸抽菸了,反正你爸無禁無忌,阿彬叔叔說。是啊,我看著白色菸蒂無禁無忌矗立在香灰之中,心想,那正是你希望的。


第二日。我的第一件工作,校稿。

葬儀社部隊送來快速雷射複印的訃聞。我校對你的生卒年月日,校對你的護喪妻孝男孝女胞弟胞妹孝姪孝甥的名字你的族繁不及備載。

我們這些名字被打在同一版面的天兵天將,倉促成軍,要布鞋沒布鞋,要長褲沒長褲,要黑衣服沒黑衣服。(例如我就穿著在家習慣穿的短褲拖鞋,校稿。)來往親友好有意見,有人說,要不要團體訂購黑色運動服?怎麼了?這樣比較有家族向心力嗎?

如果是你,你一定說,不用啦。你一向穿圓領衫或白背心,有次回家卻看到你大熱天穿長袖襯衫,忍不住虧你,怎麼老了才變得稱頭?你捲起袖子,手臂上埋了兩條管子。一條把血送出去,一條把血輸回來。

開始洗腎了。你說。

第二件工作,指板。迎棺。乞水。土公仔交代,迎棺去時不能哭,回來要哭。這些照劇本上演的片場指令,未來幾日不斷出現,我知道好多事不是我能決定的了,就連,哭與不哭。總有人在旁邊說,今嘛毋駛哭,或者,今嘛卡緊哭。我和我妹常面面相覷,滿臉疑惑,今嘛,是欲哭還是不哭?(唉個兩聲哭個意思就好啦,旁邊又有人這麼說。)

有時候我才刷牙洗臉完,或者放下飯碗,聽到擊鼓奏樂,道士的麥克風發出尖銳的咿呀一聲,查某囝來哭!如導演喊action!我這臨時演員便手忙腳亂披上白麻布甘頭,直奔向前,連爬帶跪。

神奇的是,果然每一次我都哭得出來。

第三日,清晨五點半,入殮。葬儀社部隊帶來好幾落衛生紙,打開,以不計成本之姿一疊一疊厚厚地鋪在棺材裡面。土公仔說,快說,爸給你鋪得軟軟你卡好睏哦。我們說,爸給你鋪得軟軟你卡好睏哦。(吸屍水的吧?我們都想到了這個常識但是沒有人敢說出來。)

子孫富貴大發財哦。有哦。子孫代代出狀元哦。有哦。子孫代代做大官哦。有哦。唸過了這些,終於來到,最後一面。

我看見你的最後一面,是什麼時候?如果是你能吃能說能笑,那應該是倒數一個月,爺爺生日的聚餐。那麼,你跟我說的最後一句話是什麼?無從追考了。

如果是你還有生命跡象,但是無法自行呼吸,那應該是倒數一日。在加護病房,你插了管,已經不能說話;你意識模糊,睜眼都很困難;你的兩隻手被套在廉價隔熱墊手套裡,兩隻花色還不一樣,綁在病床邊欄上。

攏無留一句話啦!你的護喪妻,我媽,最最看不開的一件事,一說就要氣到哭。

你有生之年最後一句話,由加護病房的護士記錄下來。插管前,你跟護士說,小姐不要給我喝牛奶哦,我急著出門身上沒帶錢。你的妹妹說好心疼,到了最後都還這麼客氣這麼節儉。

你的弟弟說,大哥是在虧護士啦。


第四日到第六日。誦經如上課,每五十分鍾,休息十分鍾,早上7點到晚上6點。這些拿香起起跪跪的動作,都沒有以下工作來得累。

首先是告別式場的照片,葬儀社陳設組說,現在大家都喜歡生活化,挑一張你爸的生活照吧。我與我哥挑了一張,你翹著二郎腿,怡然自得貌,大圖輸出。一放,有人說那天好多你的長輩要來,太不莊重。於是,我們用繪圖軟體把腿修掉,再放上去。又有人說,眼睛笑得瞇瞇,不正式,應該要炯炯有神。怎麼辦?我們找到你的身份證照,裁下頭,貼過去,終算皆大歡喜。(大家圍著我哥的筆記型電腦,直嘖嘖稱奇:今嘛電腦蓋厲害。)

接著是整趟旅程的最高潮。親友送來當做門面的一層樓高的兩柱罐頭塔。每柱由九百罐舒跑維他露P與阿薩姆奶茶砌成,既是門面,就該高聳矗立在豔陽下。結果曬到爆,黏膩汁液流滿地,綠頭蒼蠅率隊佔領。有人說,不行這樣爆下去,趕快推進雨棚裡,遂令你的護喪妻孝男孝女胞弟胞妹孝姪孝甥來,搬柱子。每移一步,就砸下來幾罐,終於移到大家護頭逃命。

尚有一項艱難至極的工作,名曰公關。你龐大的姑姑阿姨團,動不動冷不防撲進來一個,呼天搶地,不撩撥起你的反服母及護喪妻的情緒不罷休。每個都要又拉又勸,最終將她們撫慰完成一律納編到折蓮花組。

神奇的是,一摸到那黃色的糙紙,果然她們就變得好平靜。

三班制輪班的最後一夜。我妹當班。我哥與我躺在躺了好多天的草蓆上。(孝男孝女不能睡床。)

我說,哥,我終於體會到一句成語了。以前都聽人家說,累嘎欲靠北,原來靠北真的是這麼累的事。

我哥抱著肚子邊笑邊滾,不敢出聲,笑了好久好久,他才停住,說:幹,你真的很靠北。


第七日。送葬隊伍啟動。

我只知道,你這一天會回來。不管三拜九叩、立委致詞、家祭公祭、扶棺護柩,(棺木抬出來,葬儀社部隊發給你爸一根棍子,要敲打棺木,斥你不孝。我看見你的老爸爸往天空比畫一下,丟掉棍子,大慟。)一有機會,我就張目尋找。

你在哪裡?我不禁要問。

你是我多天下來張著黑傘護衛的亡靈亡魂?(長女負責撐傘。)還是現在一直在告別式場盤旋的那隻紋白蝶?或是根本就只是躺在棺材裡正一點一點腐爛屍水正一滴一滴滲入衛生紙滲入木板?

火化場,宛如各路天兵天將大會師。領了號碼牌,領了便當,便是等待。我們看著其他荒謬兵團,將他們親人的遺體和棺木送入焚化爐,然後高分貝狂喊:火來啊,緊走!火來啊,緊走!

我們的道士說,那樣是不對的,那只會使你爸更慌亂更害怕。等一下要說:爸,火來啊,你免驚惶,隨佛去。

我們說,爸,火來啊,你免驚惶,隨佛去。


第八日。我們非常努力地把屋子恢復原狀,甚至風習中說要移位的床,我們都只是抽掉涼蓆換上床包。

有人提議說,去你最愛去的那家牛排簡餐狂吃肉(我們已經七天沒吃肉)。有人提議去唱好樂迪。但最終,我們買了一份《蘋果日報》與一份《壹週刊》。各臥一角沙發,翻看了一日,邊看邊討論哪裡好吃好玩好腥羶。

我們打算更輕盈一點,便合資簽起六合彩。08。16。17。35。41。

農曆8月16日,17點35分,你斷氣。41,是送到火化場時,你排隊的號碼。

(那一日有整整80具在排。)

開獎了,17、35 中了,你斷氣的時間。賭資六百元(你的反服父、護喪妻、胞妹、孝男、兩個孝女共計六人每人出一百),彩金共計四千五百多元,平分。組頭阿叔當天就把錢用紅包袋裝好送來了。他說,台號特別號是53咧。大家拍大腿懊悔,怎沒想到要簽?可能,潛意識裡,53,對我們還是太難接受的數字,我們太不願意再記起,你走的時候,只是53歲。

我帶著我的那一份彩金,從此脫隊,回到我自己的城市。

有時候我希望它更輕更輕。不只輕盈最好是輕浮。輕浮到我和幾個好久不見的大學死黨終於在搖滾樂震天價響的酒吧相遇我就著半昏茫的酒意把頭靠在他們其中一人的肩膀上往外吐出菸圈順便好像只是想到什麼的告訴他們。

欸,忘了跟你們說,我爸掛了。

他們之中可能有幾個人來過家裡玩,吃過你買回來的小吃名產。所以會有人彈起來又驚訝又心疼地跟我說你怎麼都不說我們都不知道?

我會告訴他們,沒關係,我也經常忘記。

是的。我經常忘記。

於是它又經常不知不覺地變得很重。重到父後某月某日,我坐在香港飛往東京的班機上,看著空服員推著免稅菸酒走過,下意識提醒自己,回到台灣入境前記得給你買一條黃長壽。

這個半秒鍾的念頭,讓我足足哭了一個半小時。直到繫緊安全帶的燈亮起,直到機長室廣播響起,傳出的聲音,彷彿是你。

你說:請收拾好您的情緒,我們即將降落。

 

Jessica Pan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結束完葬禮,把父親送進了寶塔,


回到工作崗位,工作的繁瑣、忙碌度不變,平常偶爾和同事打屁的我也不變。


只是心中有如一個網友所說的,有時候覺得「空」。


今天下午,一個炎熱的午後走在路上,竟然還會恍然地想,會不會父親的死,其實是一場夢境?


 


是該收拾心情往前看,回復到原本的生活裡,


我父親的往生,是真實不過的事實,否則哪來那麼多的繁文縟節的記憶?


我想要把那段日子所見聞的,還記得的寫下來,供做將來回憶之用吧。


 


最想說的是葬儀業。


我二姐之前曾經在署立臺中醫院工作過,所以一發現父親往生之後即打電話給臺中醫院


臺中醫院復介紹了萬安生命的一位張先生來幫我們服務。


 


他一到現場,即指揮相關人等處理各項事務,諸如一個靈堂的安排,還有專業人員把父親放到冷凍庫裡


說來好像很容易,其實非常之繁瑣


好比他的遺體必須先用某種布包起來,然後運到樓下來,再放到冷凍庫


蓋上繡有經文的棉被,插上二十四小時不間斷唸佛號的唸佛機


還得教家屬如何判別冷凍庫的正常運作應該是呈現什麼樣的情況。


然後安置所有靈堂裡神桌上的香爐、香、金紙、花卉,還要請家屬提供照片馬上去放大成為遺照


再取出印有往生咒語的四方形金紙教家屬折蓮花,


我猜這是讓家屬以外的人,例如孫子、女婿在當下有個事情能做,不至於覺得自己好像很無用。


 


然後再取出辦理喪禮的契約與DM來,向家屬解釋喪禮的辦理規格,金額似乎可以無上限


不知哪個姐姐說了一個想法:希望父親的葬禮「隆重、簡單」


對方當然迭聲說是是是,


是說在現代的包裝下,什麼樣的葬禮其實沒辦法簡單到哪裡去啊?


至於隆不隆重,那就見人見智。但該有的「樣子」總會有的。


 


光是葬禮不同價位就有不同服務,有些是包含在某個價位裡,有些是另外計的


包含或另計的,都各有數十種,我想光是這個討論的過程,也是可以稍微分散一下家屬的悲傷之情。


就是因為可以決定的品項實在包羅萬象,我們還是到了第二天才有一個定論。


決定了之後,其實還有很多時候搞不清楚,但只要發問,張先生都可以一一回答並指導之。


 


每次都會有一個感慨:葬禮業真不是什麼人都能做的


而這句話直到葬禮結束,我都還是這麼認為。


而張先生也不諱言地說,沒錯啊,所以外國人想來臺灣發展葬禮業都沒辦法


實在是臺灣的規矩太困難了,所以他們只好打退堂鼓。


後來他還有趁空檔閒聊到,所以他四十歲都沒辦法結婚,因為實在不曉得有誰能接受這樣作息的人?


我原先還想辯論一下,想說總有同業可以體諒這種辛苦?


他又說不行,他的對象必須要能幫他生小孩,操持家務,卻又要忍受隨時有人急call要去現場


那種事情又不能不急,例如環香沒有了,香燭燒盡了,他都可以叫人來替補一下


但某個人死掉,這事關業績,也就不是請人代勞那麼簡單了。


 


然後又是安排在父親出殯之前有做「七」,我們做了頭七、三七、五七和滿七


這每一個七,他都得安排六菜一飯,糕果、素三牲和紙錢庫錢,


並且到現場指導我們得拿父親的衣服、一併燒給父親穿(這先前還得有一個租用金紙車的討論)


另外還要幫忙商討告別式搭棚架搭在馬路上是不是會有觸法的問題


甚至指導向警察局聲請路權使用的規格、畫法應該如何。


其間還要討論什麼是「貼拜」,貼拜親戚的回禮盒款式


還有父親入殮時要穿的西裝,也是捧著一堆樣式來給我們決定


連告別式家屬的孝服也有不同選擇,看是中式長袍或純白運動服等等…。


 


他並提及,告別式入殮有一個「封釘」的儀式,必須請叔叔或伯伯來執行,屆時還得包個紅包給他。


因為我們都知道叔叔個性有點宅,怕他會不肯,


我當時好奇問了張先生說,為什麼一定要叫叔叔?別人不行嗎?女的不行嗎?


他說這是有典故,相傳以前的媳婦常常被人凌虐致死,所以死後入殮時一定要請娘家的人來看一下


尤其是請媳婦的兄弟來看,才能證實媳婦並不是被凌虐致死的,才為他釘下釘子。


後來就成為一個習俗。


好吧,習俗就習俗,好在叔叔似乎也知道這種事,倒沒有為難到什麼。


只是這個由來也未免太驚悚了,


我在聽聞的同時不免想到古時的那個兄長如果見到自己姐妹真的是被凌虐致死,那該會怎麼樣呢?


 


然後,還有好多好多,單憑記憶能記得的有限


只是接觸過葬儀公司這麼一回,突然感嘆自己以往接觸的世界真的很小


經歷過才知道,原來從事這種行業的人真的很多很多


除了禮儀公司的張先生,他們還有專職化粧的化粧師,幫遺體做清理的人員


還有專門運送棺材、將遺體放進去的人(不是那麼單純,他們還得執行很多儀式)


專門配合命理的人,他能就家屬提供的亡者生辰決定最適當的出殯日期、時辰


專門介紹各個塔位的人,能帶你去幾個地方看要在哪安放骨灰(亡者最後住宅的房屋仲介?)


搭棚架的人,佈置靈堂和告別式棚架現場的人(並與花店搭配)


來唸經的師姐、師兄;樂隊還有國樂隊(前者是一人keyboard,後者是五人女子團體)


告別式的司儀(必須體面,懂得說國、台語,語調好聽,甚至需富感情)


告別式的禮儀生(來的是兩位辣妹,指導來賓如何上香、拈香、拜水果與花籃)


還有幫棚架安裝指示燈的,都是另外安排的廠商,怕是安裝不好,有車子撞上來了就麻煩了。


 


還有,此時又必須依賴里長,他能幫你安排垃圾車來的時間


因為總不免會有很多大型的垃圾要丟,而且他也會在告別式時來上香


另外必須要提的是,


我一介平民百姓,從不覺得「使用關係」這種事情有什麼大不了的


但因為這次搭建棚架部分有遭到警察局的刁難,所以有請議員去講一下(不用給錢)


這才知道政治人物的關係,實在很好用。(不過我以後應該還是不會想要用到)


 


應該還有許多,一定有遺漏的部分,我已盡力來回憶


辦這場葬禮,傷心的部分不論,還是有很多感慨


諸如我們姐妹眾多,在守靈上,還是有覺得很疲累、不足的部分


我難免會想,我就生兩個小孩,將來我的葬禮,他們倆姐弟該怎麼做才是呢?


我已告訴我的配偶,能簡單就簡單吧,不要在乎別人的眼光


我知道禮儀公司能做的,的確已經是非常不容易的了,


可是家屬要做的事情也不少,例如早、晚要買飯菜來祭拜、請人來誦經之類的


姑不論一個人法律上只能請八天的假、但往生離告別式明明是半個月這個部分就挺難的了


整個生活作息全部打亂,很多平日的生活都必須將就配合


以前聽聞人家說死後要把骨灰撒向大海,總覺得浪漫的意思大過於實際


但我現在真的


還蠻想要這麼做的。(是不是先來寫個遺囑才是?)


 


 


 


Jessica Pan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